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讲述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闫岩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两个“加强”凸显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学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这对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就是要培养一批真正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热爱中国的新闻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长期开展的“田野课堂”特色教学项目,正是为实现这个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我们带领学生走进偏远山区和边疆民族地区,走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全球领军的互联网企业,让学生们亲眼见到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亲身感受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立志成长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我自2021年3月带队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口述史”项目,迄今已带领本院师生1000余人次走过5省19市65个前国家级贫困县(市、区)访谈各地县(市、区)级主要领导、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干部、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户代表等逾800人。从大别山麓到滇缅边境,从乌江画廊到湘江水畔,学生们扛着摄影机、背着摄像机、架着无人机,记录下祖国的山乡巨变、民众的笑声与呼声。
去年10月以来,新闻学院党委带领全体师生不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开设“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举办新闻传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端论坛、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开展联合学习等,积极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发现,参加过“田野课堂”的学生,明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更有共鸣。田野实践使同学们更坚实地增强“四个自信”,更自觉地践行“两个维护”;使他们更能坚定立场、明辨是非,不为各种矮化曲解、挑拨离间、混淆视听的言论所迷惑;使他们能够基于自己的亲身经验向世界讲述有血有肉的中国故事,基于自己的专业技能向全球传递可信可敬的中国声音。
几十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为党和国家培养了无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作为新时代新闻传播学一线教师,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0日 05版)
天津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人民政协报讯(记者李宁馨)天津市文明办近日下发《关于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的通知》(简称《通知》),号召全市开展以“二十大精神润心田文明实践谱新篇”为主题的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通知》要求各区开展“点亮微心愿”活动,采取线上发布征集令、线下入户走访、电话咨询等方式了解驻地群众特别是困难家庭、青少年、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实际需求,并面向驻地居民、志愿服务组织、共建单位等招募志愿服务力量认领微心愿,为群众提供关心关爱、邻里互助、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
天津还将开展爱国卫生志愿行动,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志愿服务活动。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任务,广泛宣传“全民打疫苗、全民戴口罩”,倡导“邻里守望、互帮互助”。开展文化惠民志愿服务活动,为百姓送上贴心暖心的文化服务。同时,组织开展才艺展示、文艺汇演、联欢晚会、读书会、棋牌、书画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助力公共安全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营造欢乐祥和安全的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