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再发布贯彻实施民法典案例:对“和稀泥”说不******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张素)民法典实施以来,财产权保护、人格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民事审判工作不断加强。中国最高人民法院12日发布第二批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发布案例旨在更好指引人民法院统一正确实施民法典,始终强调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定分止争,对“和稀泥”的做法坚决说不。
继去年2月发布第一批13件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后,最高法此次再发布16件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孙某燕与某通信公司某市分公司等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
案情显示,孙某燕使用某通信公司某市分公司提供的移动通信号码,并支付费用。但在孙某燕多次明确表示不接受电话推销业务后,该公司仍继续向其进行电话推销。
法院认为,民法典在总则编和人格权编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专门规定,特别是对民众反映强烈的以电话、短信、即时通信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侵扰他人私人生活安宁的行为进行了严格规制,故判决被告某通信公司某市分公司未经原告孙某燕的同意不得向其移动通信号码拨打营销电话,并赔偿原告交通费用和精神损害抚慰金。
据统计,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一审物权纠纷案件65万件、合同纠纷案件2027万件、人格权纠纷案件33万件、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案件92万件、环境资源类案件31万件。
此外,基于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汇聚的全国案件文书数据进行检索,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适用民法典英烈保护条款的一审裁判文书数量达679件,居住权为772件。
“通过相关案件的办理,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得到全面保护、产权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在当日新闻发布会上说。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颁布后,最高法先后制定了民法典时间效力解释、担保制度解释、总则编解释、人脸识别解释、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解释等共计19件司法解释,在统一裁判尺度、厘清法律适用争议问题等方面发挥作用。(完)
新增19家!水利部公布第二十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名单******
中新网2月3日电 据水利部官方微信消息,水利部日前下发通知,公布第二十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名单。
经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审议,并在水利部网站公示,认定淮委中运河宿迁枢纽水利风景区等19家景区为第二十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附:第二十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名单
(共19家)
(排名按行政区划)
淮河水利委员会
中运河宿迁枢纽水利风景区
河北省
迁西滦水湾水利风景区
黑龙江省
铁力呼兰河水利风景区
江苏省
南京浦口象山湖水利风景区
武进滆湖水利风景区
浙江省
丽水瓯江源—龙泉溪水利风景区
金华梅溪水利风景区
德清洛舍漾水利风景区
福建省
上杭城区江滨水利风景区
德化银瓶湖水利风景区
江西省
乐安九瀑峡水利风景区
泰和槎滩陂水利风景区
山东省
郯城沭河水利风景区
湖北省
襄阳引丹渠水利风景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港九凌湖水利风景区
四川省
洪雅烟雨柳江水利风景区
仪陇柏杨湖水利风景区
剑阁翠云湖水利风景区
甘肃省
庆阳西峰清水沟水利风景区